今日,国内期货市场将再增加新的一员——涤纶短纤(PF)的上市。
在上游原料PTA和MEG已经成功上市,并且行业参与者众多的背景下,涤纶短纤作为下道环节的一个产品,其成功上市不仅给短纤生产、消费以及贸易等直接参与者提供了直接的套保工具,丰富了交易手段。同时也给上游原料以及外围相关交易者提供了更深入的、相对闭环的产业交易方法和策略。也因此,短纤期货尚未正式上市,已经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。
10月9日收盘之后,郑商所公布短纤期货首批上市交易合约PF105、PF106、PF107、PF108、PF109的挂牌基准价为5400元/吨。对此价格,市场各方关注度极高,笔者也想通过上下游对此价格谈下自己的看法:
1、 持仓成本方面
从目前的现货成交来看,由于销售良好,十一假期回来,国内涤纶短纤价格上涨,目前江浙市场主流成交价在5400-5500,福建市场在5400-5600元/吨短送;CCF1.4D短纤价格指数10月10日收在5465元/吨短送(华东市场的成交价加权平均),CCF短送运费为80元,也即主流成交的出厂价在5385元/吨。对照交易所公布的短纤挂牌基准价,按照最近05合约的价格5400的挂牌价对比,05合约价格仅升水目前现货价格15元/吨。
但是如果从期限套利较多来说,按照交易所公布的相关仓储,交易,交割手续费,资金利息、税收等各项成本,则各项总成本最高在380元/吨,最低预计也要在150元/吨附近(根据仓储时间,现货资金付款方式、检测费用的不同)。所以考虑到总体的持仓费用,目前05合约挂牌价的升水幅度明显大幅低于正常的持仓成本。
2、 短纤的效益方面
10月9日PTA和MEG 2105合约的结算价分别在3574、3907元/吨,按此计算,2105的聚酯原料成本在4365元/吨,则对应短纤05合约5400的挂牌价,其加工差在1035元/吨,即短纤的现金流在135元/吨。
而从上图可以看到,自2016年此轮行业周期逐步好转以来,短纤现金流的年均效益在400元/吨,即使在2016年也有近170元/吨。
即从效益来看,短纤2105合约5400的挂牌价代表的现金流也远低于了过去近五年的平均水平。
3、 上下游新投情况看
从涤纶短纤上下游的产能增长来看,在明年5月份以前,国内PTA将有1050万吨的新装置投产,6月份预计仍旧有330万吨的新增。PTA的集中投产将带来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冲击。而反观涤纶短纤,目前据CCF统计,截止到明年5月,涉及交割品1.4D短纤的新投产能仅有今年四季度湖北绿宇的6万吨产能。
所以从产业链的角度看,未来PTA的压力明显大于涤纶短纤,产业效益可能会从PTA向下游产品转移。
此外,目前短纤自身的基本上也基本上维持相对良好的态势,企业库存大多偏低,部分企业甚至处于欠货状态。同时,目前油价继续处于低位,原生涤短对再生短纤的挤占和反替代仍旧存在优势。
因此从以上角度看,短纤2105合约5400的挂牌价格略低于市场的预期,这正式因此,近期市场做多短纤的声音相对较多的主要因素,特别是更多的声音集中在做多短纤加工差——即做多涤短做空PTA的策略上。
当然,市场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因素和风险:市场部分贸易商和企业在前期就有采购短纤动作,成本基本上在5200或者偏上水平附近。所以短纤价格如果上涨较多,部分企业存在做空了结获利的可能。此外,尽管近期整个纺织终端市场反馈接单尚可,开工率较高,涤纱等的销售也有转好,但是随着市场逐步进入传统淡季,行业对未来的需求也存在疑虑。另外,近期粘胶短纤、棉花价格反弹明显,在需求方面可能会对涤纶短纤带来一定的分流影响,当然,该影响的实质性因素还需进一步观察。此外还有如果PTA的效益压缩过快,是否有意外的检修动作出现。同时整合目前市场总体观点,基本上大多以看多为主,所以更要提防市场快速拉涨后,市场的获利回吐。
但总体来看,涤短2105合约5400的挂牌价,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市场更偏做多的想象空间。